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南京的进香河原是一条供人摇橹去鸡鸣寺上香的河,在解放后的城市规划中,被改成了一条暗河,其上便成了人们自由行走的进香河路。进香河路北段紧邻着两所学校,东侧为南京工学院(习惯简称“南工”),西侧的大石桥4号就是我们的母校——南京地质学校。因为紧邻,常成为我们的活动之所,自然成了校园记忆的一部分。不止她两旁笔直挺立的水杉及其形成的林荫,她隔开南北向车辆的长长的花台,让我们倍感亲切,她还有盏路灯带给我们无限的深意。
这盏路灯在大石桥街与进香河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的东南角,约四五米高,灯泡上有墨绿色的铁盖,和其他路灯没有什么两样。城市的路灯不计其数,我们见过的路灯也数不胜数,均视而不见,唯独这盏,在我们离开南京三十多年的岁月里,一直在心头亮着。
三十多年前的1983年9月初,来自7省市的38名国家文革结束后首届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幸运儿,从四面八方飞向南京地质学校,一同被编入地质调查与找矿专业83103班。班主任是四十多岁的高个子吴祖民老师,说话带着浓重的宜兴口音。
吴老师面对这群稚气未脱,四年后却要成为国家建设者、地质尖兵的半大孩子,他首先想到的是必须增强我们的体质,以胜任以后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所以,在第一次班会上,他就跟我们明确了这点。入学之初的一个周末,吴老师为我们安排了第一次外出的班级活动——游览玄武湖,领略昔日皇家花园的涟漪风光。我们陶醉在玄武湖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吴老师在为我们讲述玄武湖的历史故事时,聊起每年南京市都要在玄武湖举办一场规模壮观的环湖长跑比赛。说得好奇的我们生出向往。看到我们欣羡的表情,吴老师趁势说:“你们现在是南京的一分子,有资格参加的,但环湖长跑近1万米的距离,不是随便就能跑得下来的,先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你们现在开始锻炼,争取明年参加。每天早上6点我来喊你们起床,然后绕着南工进行晨跑锻炼,先从一圈开始,慢慢加。”这一趟游览,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增长了心气——参加环湖长跑。
接下来的周一,吴老师兑现了诺言,早上6点就来敲我们宿舍的门,喊我们去进香河路口点名,围绕南工晨跑。当我们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吴老师,突出而显眼地站在大石桥街与进香河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东南角的那盏路灯下,手里拿着点名册。我们跑到他跟前报自己的学号,他就着路灯光在点名册上做记录,并要求我们先在进香河路活动开身体,再开始晨跑,还叮嘱如果中途感到不适就放慢速度,或停下来休息。跑了大于1圈的同学会再次向他报告学号和圈数。让我们适应一段时间后,他有时会在当天找个时间公布各人跑的圈数,同学们之间就暗暗地比赛,都不甘落后。于是,晨跑在我们班便蔚然成风。
从此,吴老师除了雨雪天和节假日外,几乎每天早上6点就来叫我们,然后定点地站在那盏路灯下,等我们前来点名跑步。并一直站在那盏路灯下,等着最后一位同学跑完回校,他才回家,然后8点许又赶到学校。吴老师住在鼓楼附近江苏电视台的院子里。他从家里走到学校需要约20分钟,所以他每天早上必须5点半从家里出发。
春、夏、秋,我们轻快地跑过吴老师和那盏路灯,但严冬的早晨就不一样,因为天还没亮,我们必须借助路灯的照明谨慎地跑步。当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跑出大石桥4号时,远远就看到吴老师拿着点名册站在那盏路灯下,并看见他眼前总会有节奏的出现一片白雾,一片消失,另一片又冒出来。开始觉得奇怪,后来想到那是他呼出的热气立刻被周围的严寒冷凝成白雾,在路灯光下是那么轻盈生动。尤其在冰天雪地的清晨,在我们一出校门,或是绕着南工跑回到进香河路时,他眼前有节奏出现的白雾像吐出的一片片白色的花瓣,由远而近地越来越明显生动,生动得让我们心疼!我们这群围绕南工晨跑的38名同学不也会吐出一片片这样的白雾吗?这一片片此起彼落、不息的白雾绕着南工浮游,不正像一条白色的游龙吗?是的,就是一条游龙!这条游龙是吴老师为我们点燃的生命火花。
我们在吴老师的监督与陪伴下跑着,跑着。秋天的桂香浸入我们的肺腑;冬天的冰雪磨砺我们的意志;春天的樱花喜见我们的活力;夏天的晨风轻抚我们的面颊。当每个晨跑结束后,我们就感到身体轻松得要自动弹跳起来,感觉自己就像身边的小树一样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这样地锻炼着,两个月下来就初见成效,在11月份我们入校的首次运动会中,我班获得总分第二名的较好成绩。一年下来,我们班的体能优势得到充分证实,不只参加了玄武湖的环湖长跑,见识了六朝古都之所以生生不息的气韵,还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单项运动比赛中夺冠,在校运会中拿到了集体总分第一名及之后的几连冠,还成长出打破校和南京市中专生运动会长跑记录的骄子。野外实习也检验了我们日益增强的体质和体能,尽管我们总是带着干粮早出晚归,跋山涉水地观察岩层、研究岩石、做记录、测量、画图,仍然感到精力充沛。而吴老师只要工作安排得过来,也一定会陪着我们去野外实习,他默默地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我们轻松地体脑并用的精气神,仿佛他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盏路灯依然在我们心头亮着,照亮站在她下面的人儿,照出那人儿在冰天雪地里一阵一阵呼出的热气,化作片片洁白的玉兰花瓣,美丽又芬芳……其实我们所不能忘记的不是那盏路灯,而是站在她下面,吴老师这盏我们心中的路灯。
作者:任晓燕,地质83103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