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4号,给我人生方向、驱使我随时代奔跑
文章来源:本站


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依稀记得1978105号傍晚,天气晴好,经过了2天的长途跋涉,随着接站的汽车,第一次踏进大石桥4号,没有任何欢迎仪式,我的心中只期许着一个心仪的专业——水文地质专业,结果是意外的地图制图专业。

        转眼42年过去了,地图制图专业成了我孜孜不倦的事业。经历了地图制图技术及工艺的翻天覆地变化,从小笔尖绘图,到计算机制图,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地图制造,一切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但庆幸自己参与其中,并努力践行。

        由于家乡发现了大铁矿,对地质队的工资高、福利好很向往,并有过在钻井上顶替母亲打了2天挑水的零工经历(1天0.9元工钱)。传说搞水文地质更好,上班不累,自由舒服。

        中考成绩公布后(语文、数学、理化、政治,总分335分),第一志愿就是南京地质学校,没有专业选项,只有校名和在本省的录取人数。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没那么激动,因为一心想上高中(当时安徽省规定,中考没达到中专录取分数线的上高中)。尘埃落定后,就一心向往南京地质学校了。

        我被分配到地图制图7821班,全班39名同学,女生17人,男生22人,应该是40人,有一名上海考生没报到。来自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北京四省一市,最小的14岁,最大的21岁,有一半是应届初中毕业生。

        当时,江苏、北京初中是二年学制,其他是三年学制(其实我学了三年半,学制改革,从春季毕业,改为夏季毕业),往届生有高中生、插队知青、回乡知青。整个班级同学,年龄、学历、社会阅历参差不齐。

        班主任是一个50多岁戴着眼镜的部队转业女老师——程宏郧。她和蔼、慈祥,稍胖,中等身材,也是我们的专业课《地图绘图》任课老师。


制图7821班毕业合影(左上角圈中是作者本人,右下角圈中是第二任班主任)


        我们使用的专业教材,大部分都是任课老师自己编写的,来不及出版,请专人手工在腊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刻,再用手动油印机一张一张印,最后装订成册,工作量巨大,非常辛苦。

        上专业课才知道,地图制图专业学的就是手工活,学写字、掌握画线条技巧、磨笔尖等等硬工夫,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手指头太粗。

        写字,写各种各样的字体,什么仿宋、正宋、楷体、黑体、大宋、隶书等等。用小笔尖+玻璃棒写,而且是沾着墨水写,这种墨水需要研磨,放在一个方形的矮噔噔,胖乎乎带盖的玻璃器皿中,写一个字,要沾N多次,在沾之前,还要用一块绸布将笔头擦干净。玻璃棒直径约8毫米,长度20厘米,用来支撑小笔尖,保证横划水平,竖划垂直,标准是,写的字象印刷出来的字,端庄、结构平衡、漂亮。要达到这个要求,除了用时间堆积练习,别无捷径。

        画线条相对容易些,重点是熟练使用单曲线笔、双曲线笔及直线笔,还要学会焊笔头(新买的笔头钢不够硬,打磨掉,焊上单面刀片),一气呵成是保证线条光滑、匀称技巧。


绘图工具(左起:小笔尖和杆、直线笔、单曲线笔、双曲线笔、玻璃棒、刻刀、镊子、剪刀、墨盂、油石(图:网络)


        我的印象中,所有的课外时间,都被练习写字及绘图作业占居了,要想达到优良水平,课堂中的时间远远不够。南京的冬天特别冷,虽然全校只有我们制图班享有二个取暖的煤炉,但也抵挡不住南京冬天的寒冷,三个学期的冬季,双手十个指头都被冻疮折磨,至今还留有伤疤,忘不了。

  

地貌符号练习(上)、小笔尖绘图练习(下)——(图:中国地图文化馆)


        1980年秋季,我们参观了学校隔壁的江苏省物探队,该队引进了一台电脑绘图仪,参观之前有一种要摆脱手工制图的兴奋,一看到电脑绘出来的线条和写的字,顿失所望,线条不光滑,粗细没变化;字不美观漂亮,字体单调。心里默默告诫自己,绘图功夫不能放松,电脑替代不了人工。

        1980年5月,我们全班同学乘火车去543厂地图印制实习(当时地质部专门地质图印刷厂,保密单位,没有名称,只有编号,战备需要,从天津搬到山西长治市的大山里,现已搬到河北保定市区),坐了一夜的火车,第二天早上8点到了郑州转车,一下火车,起着大风,满天灰尘,那见过这场面,给我的感觉是郑州太脏了(其实是风沙)。到了543厂,我们在一间大屋中打地铺,厂里的接待人员说,晚上睡觉,用毛巾将门缝塞严,避免灰(沙)进屋。

        我们实习2个星期,生活待遇比厂里的工人好。当时,厂里工人是70%粗粮,30%细粮;我们学生去,是70%细粮。细粮是米饭、白面馒头、油条、包子、小米等,粗粮是玉米做的窝窝头。从来没吃过窝窝头,买了一个,金黄色,呈上小下大圆锥状,顶上有一个大拇指粗的一个圆形槽,象一个窝。咬了一口,挺硬,玉米面也太粗,在嘴里咀嚼,太难吃了,无法下咽。我从不挑食,没吃过这么难吃的食物,厂里看我们吃不惯窝窝头,都换成了细粮。

        南京地校的伙食,感觉比我自己家里好些,在校3年,身高长了5.5厘米。学生餐厅,分班就坐,每桌8个人,早餐一桌8个馒头一大面盆稀饭,每个同学轮流分饭分菜。到上午11点就盼着早点下课吃中饭,这时校园就飘满了饭菜的诱惑。中餐是两大铝盒蒸干饭,每盒4等分,二大面盆菜,一般是一荤(少许肉)一素。晚餐是也两大铝盒蒸干饭,一大面盆菜。若吃不饱,可另购餐券加饭(吃不饱是常态)。一般每周加餐一次,即荤菜以肉为主。

        一开始,每月的伙食费是7.2元(包伙)。早餐3分钱,中餐1角3分,晚餐8分。暑假、寒假不在学校放假期间,伙食费发给个人。到后期,伙食费涨到9.6元/每月。

        上学没有学费、书杂费及住宿费等等,每个班根据同学家庭的经济情况,发放生活补助金,以伙食费为标准,享受0%、50%、100%、120%和150%不等的补助金。我享受120%的补助金,交完伙食费后,每个月还有少许的零花钱。

        学校每学期评定一次“三好”学生,硬指标是每门功课在优良以上,其中,良好最多二门,其它必须是优秀。制图专业的绘图作业,每次都是评判优良的依据,有一次及格都不可以。我获得3次(4次)“三好”学生,其中,第五学期全校只有24人获得,我是其中之一,印象深刻。

        1981年7月学习期满,毕业分配,我自信满满。我们班有2个留校名额(一个绘图、一个制印),我是其中候选人之一(当时并不知道,毕业离校时,制印专业老师陆修富告诉我的);结果我去了332地质队(分配的是离家近的327地质队,被退了。1992年6月,我去该队出差时,饭桌上,当事人姓毛的告诉我的)。去单位报到途中,寄存在汽车站的行李,全部被偷了,呵呵......

        在地质队工作,就是当描图员,写字、画线条派上了用场,专业知识似乎用不上,心有不甘。

        1983年7月,考上了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专业本科函授(后改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今并入武汉大学),学制5年半,了即一个心愿。

        1988年从事印刷,地校学的地图制印技术派上了用场,完成了从绘图到印刷成图,一条完整的技术路线。

        1996年3月申请停薪留职,北上。在北京成立以地图制作、编辑、出版发行为核心的文化公司(地质队任务不足,鼓励大家停薪留职)。

        1997年5月,开发了利用通用图形软件Illustrator制作地图技术,实现了地图制作、编辑、出版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地图制作出版效率,使地图更美观。

        此后,陆续出版发行了以《图说中国——中国地图集》为代表的30多本地图集(册)图书,行销全国。

主编、制作、出版发行的部分地图集(册)

        2015年7月,开发了互联网+地图制作模式,实现了地图即时性、个性化、多样性愿望,为社会提供所有的地图成为可能。

        现在,为各个行业即时提供世界任何角落的、任意大小的二维或三维(沙盘)的——行政交通图、卫星图、土地资源图、地形地貌图等;以及历史地图、战争地图、各行业的专题地图、教学地理图、热点地图等等。


互联网+地图制作平台


        以上记录的虽然是昨天历史,却是我校园生活的追忆和人生走过的经历。

        南京地质学校,给了我人生的方向,深刻地塑造了我的今天。并赋予一个混浊少年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我继续随时代奔跑。

  

        作者:张金 地图制图7821班校友

        互联网时代的地图悦读体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