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文章来源:本站


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黄叶散去,春风吹来,岁月总是在不经意中自顾流去。秋风最易带来秋思,萧索的秋日,看落木褪绿,枝叶飘散,一股思绪跃过田原,走过群山,来到那方一直以来藏于心底的地方,南京大石桥4号,我的母校,南京地质学校。二十多年来,这份思绪一直萦绕心间,从不曾减弱和泯灭,但是,我这个秋日却显格外的厚重与浓烈。离开我那曾经孜孜不倦,学文立德的圣地已经二十五年时间了,今年也是母校70周年诞庆,这样的年份是应该深深地记住,并以不同与往常的样子来庆祝的。谨以一份虔诚,记录地校四年的点滴,更以一份感恩,致敬带给我温暖和力量、教会我立德做人的母校和师长。

        一九九一年,初秋时节,离开那从不曾离开的家乡—甘肃武威,古称凉州,一个豪迈而富有诗意的地方。绿皮火车,载着十六岁的少年,连带着他懵懂无知和不曾规划的未来理想,经过四十六个小时的巅波,来到了南京。从未曾离开家乡故土,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那时的懵懂无知是真实的,因为比学校通知的时间早来了一天,没碰上学校的接站校车,竟然在火车站的大柱子下面过了一夜。九月的南京,是潮热的,是我的家乡从未有过的湿热,浑身有一种粘乎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不适裹卷着我,也许这将是我开始褪变所必须付出的。带着这潮热,在不适中睡去。半夜,被浑身的奇痒弄醒,满身的疙瘩让人抓狂,旁边的室友却睡得沉香,这才发现他们的床上挂着薄如蝉翼的帐篷似的物件,想来是可笑的,后来才弄清,那个东西叫蚊帐,身上的疙瘩是可恶的蚊子带来的,至于蚊子和蚊帐,那时在我寒凉的故乡是不曾有的。后来,随着社会交流的发展,现在我的老家据说也有了蚊子,这是后话了。

        我们入学时的班级是地质调查与找矿专业,简称地质9108班,一年后改称地质117班。我们的宿舍在大石桥,推开窗户,紧贴大石桥与进香河路交叉口,那时宿舍楼外是有道围墙的,现在大石桥路拓宽,围墙拆除了,宿舍成了临街的房子,毕业后这些年来,每有机会到南京,都要到这里转一转,凝望曾经住过四年的宿舍的窗口,总会滋生一种不舍与依恋。那时的进香河路是一市场,早上四五点钟,市场便热闹起来了,贩鱼的比较大,各种声音吵醒清晨的梦中人,也算是另一种起床的号响吧。

        四年的时光,留下了多少深埋心底的印记,听过六合的雨,吻过江宁的风,实习的足迹走过六朝古都的青山幽壑。时代在变迁,我们的地质专业遇到了就业的瓶颈,三年级时,学校又给我们改了专业。透过墨香,嗅觅市场经济的萌芽破壳吐芳。四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地校带给了我们心灵的初成和精神的塑造,最深刻的是地校老师治学的严谨,这种精神,以一种坚韧的量伴随我走过此后几十年的人生之路。

        总是默默地想,地校留给我们的除了四年时光的书本知识,刻在心底而影响人生之路的终归是学校师生横溢着的那股精气神---对学术的专注和严谨。秉承着这种精神,无数的学子为地校这个大花园增光添色,使其流光异彩。时代在往前推进,现在母校以另一种别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心底。谨以此文,祝贺母校七十周诞庆,祝母校英气长存。

 

        作者:田新元,地质91117(三年级时改为营销9101)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