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俄人民的明天更美好!
文章来源:本站


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今年十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苏建交70周年的双佳纪念日。7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苏联解体,人民遭难,变成了俄罗斯登上世界舞台。然而“邻居搬不走,兄弟情谊深”。为了提升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发展和友好水平。今年四月底,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彼得堡,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两项协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与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性的合作关系。期望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与俄罗斯的两国友好关系有很大的提升。对此我深信不疑。同时使我回忆起50年代,与苏联专家共同测绘的日日夜夜。和90年代访问苏联时的所见所闻仿佛就在昨天,记忆犹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与爱国情怀!

        一九五三年,中朝军队在苏联军事缓助下,终于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实现了停战协定。随之我们伟大的祖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发展工业必须摸清地质资源。当时的地质部测绘局为了开发西北的自然资源,相继组织了大规模的测绘队伍,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援华进行测绘工作。

        一九五六年四月,我毕业于地质部南京地质学校(现合并南京东南大学)大地测量专业。后被分配到地质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即现在国测一大队),担任苏联专家三角观测组的记簿员,作为观测员的助手,为了能适应苏联专家的观测工作,事前队部在青海西宁开办了俄文速成班,进行俄文重点是俄文数字听写能力的训练,要达到苏联专家观测时经纬仪的数字读数,能熟练准确的记录在观测手簿上,经过两个多月艰苦的听写训练,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当年七月,苏联专家不远万里来到队部驻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当时的格尔木荒无人烟,举目苍凉,前来开拓的人们,都临时搭帐篷,除我们测绘队外,还有石油勘探人员。大队部组建了六个苏联专家观测组。我所在第三专家观测组的观测员是朱柯娃,为莫斯科测绘工程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未婚,年龄25岁左右。有一定的外业测绘经验。我们见面后,通过仪器检测,我的俄文数字听写能力尚可,可以胜任观测员的助手工作。

        我们观测组当年的观测作业任务,为格尔木——甘森一等三角测量锁的八个三角点。一等三角锁位于盆地南缘,沿昆仑山脉的走向,由盆地东边缘向西延伸,直达青海和新疆的交界,绵延五百公里,其中有一半的三角点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脉上,高山缺氧,岩石风化,悬崖断壁,山高路远,爬上一座山顶需要一天时间,给大地测量作业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作业人员当晚下不了山,只能裹着皮大衣露宿山顶。当年五月份,南京工学院毕业的上海籍大学生杨中华,在格尔木南山进行选点作业时,失踪三天,找到时,他抱着仪器死在山上,原因是为保护仪器,晚上下山,跌落在悬崖下,后被追认为烈士。一等三角观测,需要晚上作业,观测回光灯的灯光。当时这些山顶上的三角点均是苏联专家完成的。观测二组苏联女专家季托娃曾三次登上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顶进行观测,被人们传为佳话。

        当年八月初,我组野外作业开始,八月的柴达木盆地正值夏季,天气变化很大,早晚穿皮大衣,中午太阳晒,变化异常,经常刮沙尘暴,昏天黑地;蚊子很多,且较大,白天作业戴蚊罩;新鲜蔬菜没有,吃自带的海带,黄花菜、木耳、粉条;当地没有牧民,吃不到牛羊肉,有时能吃上一点罐头;吃水很困难,遍地是咸水,要从很远地方找来可用的淡水。

        苏联专家朱柯娃对三角观测作业很熟练,把小组的作业布置得井井有条,各尽其职,为了保证良好的观测成果,宁可整晚整天在高标上等天气,绝不在通视不良的情况下,勉强观测。所以,我组的观测成果一直良好。苏联专家组指导专家两次来我组检查工作均给予了表扬,收测前我组还承担了第五组一个点的复测任务。

        野外作业时,条件虽然艰苦,大家情绪饱满,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女翻译许振华会唱苏联歌曲,像《红莓花儿开》、《喀秋沙》、《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尤其是《莫斯科——北京》唱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每当唱起这些歌曲时,朱柯娃就用俄文和大家一起唱,此时此刻,我们溶化在中苏两大民族友好的情谊中。

        同年十二月份,野外收测我们回到西安,进行冬训;苏联专家朱柯娃到大队部负责外业资料整理和内业计算,工作地点在和平门外地质部西安办事处,我去看她时,却惊奇的发现,这里却成立了地质部测绘局航测内业队和地图制图队,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上下班坐满了当时从捷克进口的能坐五十人的大轿车,女专家居多,穿着俄式的彩色布拉基,像一群花蝴蝶,在当时来看颇为壮观,受到过往群众的驻足围观。就此,为我们国家建立航测内业和地图制图事业奠定了基础,永载史册!

        一九五七年元旦到了,队部组织我们和苏联专家联欢,互赠礼物,合影留念(见合影相片),朱柯娃送给我的是一本俄文版的小说,并在第一页写上赠言,希望我继续学好俄文,能读懂它,这本小说,我至今留在身边,但读不了,又丢不了。同年春天我和朱柯娃分开了,她去国测大地三队担任指导专家,我仍回大地一队,在苏联专家鲁茨基指导下,独立完成了甘肃兰州至青海贵德的二等基本三角锁的观测任务,到年底,大批苏联专家陆续回国。几十年来对苏联专家对我的培养与测绘业务的提高,至今难忘!


        前排:左二朱柯娃观测员,左三许振华翻译员,左一张蕴华技术员

        后排:左一李继才记薄员,左二张俊凡技术员

  

        一九五九年三月,国家测绘总局组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我被选调了北京。当时正逢国家困难时期,研究所的编制只有65人,设立大地测量,航空与摄影测量,地图制图三个研究室,我被分配在大地测量研究室,从事全国一等水准测量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冻土水准标石埋设的研究。一九六零年大批留苏生学成回国,研究所先后接纳了十几名留苏生,平均每个研究室有3-4名,这些留苏生成为研究的骨干。为了研究业务的需要,我借助字典阅读了大量的俄文测绘期刊的科技文章,有的译成中文在《测绘译丛》刊登发表,先后有十余篇。一九六一年我报考了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函授本科班,直至文革前,系统学习了苏联测绘科技理论,函授本科班毕业。

        一九八五年我调入国家测绘局机关从事测绘系统劳动工资,职称评定,干部调配工作。一九九零年七月,国测局组建访苏测绘代表团,由九人组成,我被入选,代表团于7月2日离开北京,乘机飞往莫斯科,下机后换成火车直奔乌克兰黑海边,参观采用无线电声呐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绘项目,完后乘汽车到哈尔科夫参观了城市测量,最后到达乌克兰的首府基辅。汽车穿过乌克兰全境,窗外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这个曾是苏联粮仓乌克兰令我感慨万千!在基辅接待我们的当地测绘局负责人,竟是1956年到柴达木盆地测区的造标的苏联专家。老朋友见面分外热情好客,分别时他赠送我们每人一个煮茶的铜壶,我至今保留着。之后我们来到列宁格勒即现在的彼得堡参观,当地测绘负责人带我们畅游了涅瓦河,看到了河面上停靠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巡洋舰和彼得大帝广场、冬宫以及诗人普希金的故居,对俄罗斯古老的灿烂文化和革命历史深深感慨!尤其是二战时期,列宁格勒市民遭受德国法西斯围困的岁月,表现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感天动地!最后我们来到莫斯科,参观了红场、列宁墓、克林母宁宫。我们和苏联测绘局签订了合作访问的备忘录。在莫斯科访问期间,我曾向苏方打听朱柯娃,对方回答她已经退休,未能谋面,终身遗憾!七月中旬我们胜利的回了北京。

        我已是八十三岁的老人,我深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亲眼看到中俄两大民族更加友好团结,中俄两国更加强大,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世界共同体的构成,对全球的安全稳定将作出更大的担当!中俄两国人民明天更美好!

          作者:李继才,1956年毕业校友,大地测量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