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酷暑,坚持到最后胜利——记勤工俭学之二
文章来源:本站


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1958年下半年至19598月,学校勤工俭学的测量任务是测制南京市郊区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该图是南京城建局用于城市建设的正式用图。这个测图任务,原来由我们母校与南京某学校一起担当的,并于1958年上半年南京城建局分给两个学校同样数量的图幅进行试测,测好后经城建局实地检查验收,发现某学校测图质量不保证:测绘科两位科主任蒋信坤老师、裘宜生老师都讲过:他们一幅图一般漏了好几个池塘以及许多其它地物,等高线地貌检测也达不到精度要求,而我们学校测的地形图实地检查验收质量全部优良,且优占多数。故城建局就决定专交给我们一个学校完成,而且决定免查,即他们再不来实地检查验收了,对我们学校非常信任!。这样,全校几乎各年级测绘专业班级全部出动,几有所有男女老少的测绘老师也都分别带班级到野外工作了。

         1958年大部分班级都集中在方山周围附近测图,也较顺利。而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是1959年的艰苦野外测量工作生活。南京郊外青山、黄龙山是高山区,学校派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位身体健壮的老师(邵诚老师负责带队)带一个班级50多人去工作,该地区山高陡峻(高差二、三百米)、地形复杂、且常有狼獣出没……,其本身工作难度就很大,但除积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外,还得服从学校整体工作需要,外出支援其他班级工作,本人曾三次赴其他班级支援,来回穿梭于各个工地,第一次到制图5811班,补高级控制点,特别是我第第二、第三次外出支援航测5808班(先是搞外控,后是测图)该班由于是一年级,测量知识学的很少,只能边教边学边干,而负责该地区的是我的老师身体欠佳,病愈不久,并有时还要到学校去开会,加上地形较复杂,部分山区隐蔽(祖堂山、吉山地区等)、难度大,工作进度很慢,此时,已是7月(1959年南京是大旱年,骄阳似火,气温高,但为了完成任务,各班级都照样整天进行野外工作),其他班级工作大都接近尾声,而他们的测图任务还剩很多,同学们非常着急,有的情绪低落;看到此情况,我真是心急如焚,一方面作思想情绪稳定工作,另方面,就轮流到各小组亲自动手测图,为了加快测图速度,经常安排三个人立标尺(一般为一至两个),尽管气象台预报室内最高气温达摄氏43度,而室外气温达五、六十度,但从早到晚,也顾不上的休息,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状态,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生活上,最头疼的是:由于大旱,池塘都干枯了,为了解决村庄用水的问题,老百姓把池塘挖得很深,晚上池塘有渗的水,由于水量不大,只能解决吃喝的水,村民们很照顾我们,尽量稍多给我们一些水,除吃喝外,还能用点点水刷牙、有时用点水弄湿毛巾擦擦脸,而他们自己除吃喝的,其他用水就都顾不上了。所以,我们在野外忙了一天,满身是汗,衣服湿透,晚上回来,就根本谈不上用水洗一洗了。经过大家二十来天的奋战苦干,终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胜利地按时完成了任务,同学们能按时回到学校,都感到非常高兴!——这年七、八个月,我虽一直繁忙,非常辛苦,特别最后回到学校,身上满身是汗斑、衣服堆积了厚厚的一层盐渍,满身汗臭味(一件背心已无用了,就直接扔掉的),体重减轻了13斤多,并得了严重的胃病,但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因我在这近两年的异常艰苦的勤工俭学中,无论是完成教学、生产任务,还是自己思想素质的修炼、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我都尽到最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收获!


作者简介:眭金文 航测301班校友(1956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