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每当几十年的测绘生涯,从青藏高原到东海、渤海之滨,从塞上北国到珠江流域,从繁华的闹市到偏僻的山庄,祖国的大地,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洒下了自己的汗水,战斗的历程是艰辛的。但当我看到:自己参加青藏、西安-南京、侯马-月山等勘测近三十条铁路,大部分已建成通车,淮北煤矿的煤一车一车地往外运,一艘艘巨轮穿梭于扩建的天津新港,南京郊县一座座高楼大厦林立以及杭州、南阳等城市建设得美丽如画……我们所测制的各种比例地形图已用于铁路、城市等祖国各项建设中,我感到无比的宽慰与喜悦!因为其中包含着我所贡献的一点力量。
当人回忆往事时,平常、舒适的生活往往记不清,而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却记得清清楚楚,而心里感到实在和愉悦!例:青藏高原和山区等铁路勘测以及勤工俭学的艰苦生活则永远浮在脑海中!在这里还是讲讲比较熟悉的,我在母校工作时勤工俭学的事吧!
1958-1959年是大跃进时期,学校接受有关单位的测绘、地质勘察正式生产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当时,是由几个老师带一个或几个班级组成队或分队,一边教学、实习,一边完成生产任务,因学生都没有参加过生产,甚至有的还不会操作仪器,老师需讲课、手把手地教,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有时老师得亲自动手干。
1958年上半年,受安徽地质局的委托,测制濉溪、肖县部分地区1:5000比例尺地形图,供开发淮北煤矿等使用。当时,肖县有一个分队,队部在塑里,共有五位老师和三名炊事员,有熊天球老师带队负责,有一位老师带领三个测板小组驻坡里,我被分配带领三个测板小组驻肖县吴楼,学生的吃、住、安全(该地原是淮海战役战场所在地,安全因素复杂)以及生产等都由我一人负责,自己虽毕业后有近两年教学实习辅导的经历,但作为生产、测制正式的地形图还是第一次,困难是大的;自己除只要一有机会就虚心向用图单位人员请教有关技术要求、规定等外,还要亲自操作给学生认真仔细地讲课、指导。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我们都是天亮前就吃早饭,各项工作准备好,等天一亮就出发,下午要干到天黑,往往仪器上看不见读数才收工;为了帮助解决问题、保证测图质量,每天每个组,我一定都跑到,整天在工地,中午也从不休息。最糟糕的是到了工期的中期,有一天,下了一场我一生从未见过的大暴雨:约下午三点,突然飘来一片黑云,当时,我正与一个小组一起工作,只等了一会儿就雷声闪电大作,我们来不及跑到村里去,只能迅速钻进地头看瓜的小屋避雨,六个人站立拥挤在一起,大雨一直下到晚上近九点,整整下了近六个小时。起初我们还把仪器等放在地上的,后来,雨越下越大,不断向屋里进水,就只好背在背上,水面不断提高,我们也不断地卷裤腿,最后都卷至大腿上。雨停了,走出小屋,汪洋一片,好多西瓜浮在水面,根本不知路在哪里,在朦胧的月光下,隐隐见到村庄(离住地约四、五里),我们只好手拉手,在田地里走,高一脚低一脚地朝着我们驻地村庄方向走去。回到驻地,已是十点多了,另外两个组也刚回来(一个组正好在一个村庄测图,当下雨就到老乡家中避雨了,没有受影响,另一个组则比我们更糟糕,只能在一棵大树地下躲雨,雷声闪电大作时,都感到有电感应,仪器也有点受潮了,不过,大家都安全回来了,还是幸运和高兴的)住房内也泡汤,地上的好多东西都浸泡了,幸好睡的行军床还未湿,因大家很累,吃了点晚饭,其他什么也顾不上就睡了。因暑假前要搞完,等不得水退后才工作(一周多时间,大部分地区水才逐渐退完),而是在水中摸找到测量控制点的木桩,架起平板仪就干了,在水中及湿地立标尺、测图半个月,而特殊地区,例:靠近山脚下的低洼地区,我还清楚地记得,还是选派游泳较好的同学游泳去立标尺测制完成的。由于长期泡水,致使我的双脚的脚气感染,脚趾窝溃烂得厉害,疼痛难忍,行走困难,同学们都劝我休息,但我仍与大家一起早出晚归。经过大家齐心协力苦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最后经用图单位技术人员严格检查验收,得到高度评价,质量全部被评为优良。
第一次搞正式生产任务就取得好成绩,自己感到非常高兴!
作者简介:眭金文 航测301班校友(1956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