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砥砺六十载,岁月生辉奏华章。
今年,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迎来建局60周年。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史上,江苏占有重要地位,省地矿局所在的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大院被誉为“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不仅是我国近代地质工作的发祥地,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从这里走出的48位院士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中坚力量。
1958年,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前身——江苏省地质局应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而生。60年来,江苏地质人传承地质先辈求真务实的精神核心,大力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传统,践行“先行、探索、创造、奉献”的新时代江苏地矿精神,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励精图治,硕果累累,为地质事业蒸蒸日上做出重要贡献,谱写了地质工作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江苏篇章。
从小地质到大服务 经济建设当好先行
传统意义上的地勘行业工作领域,主要是指以资源保障为目的的矿产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等。江苏地矿是一支找矿劲旅,历史上曾提交资源量位居亚洲第三的大型铌钽矿床、取得过苏州金红石找矿历史性突破、打磨出东海第一条水晶项链,近年来在连云港磷矿、苏北金刚石、地热能源方面更是屡有新发现。随着时代发展,地质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阔。聆听时代声音,闻弦歌知雅意。江苏省地矿局在全国地勘行业中率先提出“大地质”服务理念,构建涵盖基础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地质灾害、绿色能源勘探开发、旅游地质等领域的广义地质工作服务体系。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省地矿局坚持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实际需求为导向,在着力提升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能力,履行好资源保障职责的基础上,以环境能源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拓展服务空间,切实担负起资源、环境、工程三大地质基础保障,当好国土资源事业地质技术支撑。
集跬步至千里。在“大地质、广服务、善作为”的地质勘查服务新格局下,江苏地矿坚持把事业发展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划,抓机遇,练内功,以“水工环”为主的地质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全省建设发展当好先行者、探索者。
水文地质方面,主动服务政府需求,开展了一批水资源论证、应急水源地勘查等,服务民生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涟水、沭阳等地扶贫井的选址和施工,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调遣精兵奔赴江苏应急抗旱打井找水第一线,23天钻出46口出水井,创造缺水地区钻井找水成功率的新纪录。以水文地质见长的水文海洋院在徐州张集开展水源地地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为水源地合理开发出谋划策,开发后可解决徐州市65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问题。
工程地质业是江苏地矿支柱产业,先后承担一大批国家和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近十年,每年完成勘察报告5000份以上,工程地质工作量超过全省总量的50%。参与我国多个核电站及长江沿线各大港口的选址论证,承担我国东部沿海几乎所有大的海港、跨海大桥的勘察,实施江苏境内过江通道、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各类高层建筑的勘察,承担数百座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
为江苏“环境美”贡献技术支撑是省地矿局近年工作重点,也是其强项。“十二五”以来,省地矿局放大环境地质工作技术优势,积极拓展环境地质工作领域,在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治理等方面久久为功、有效服务,推动水、土、地热和浅层地温能等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利用。
省地矿局也是全国地勘行业中较早“走出去”的单位。积淀让境外地质工作悄然开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援建非洲打井供水,到如今踏遍非洲、南美、东南亚50多个国家,江苏地矿人带着吃苦奉献、敢打硬仗的干劲漂洋过海,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市供水、坦桑尼亚、玻利维亚洲际公路建设中,以实际行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推动下,省地矿局紧紧围绕“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开放迈新步,发展高质量”主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更加精心地谋划基础地质工作,更加精准地保障地质资源需求,更加精细地保护地质环境,不断打造新的服务亮点,为土、水、林、草、矿(含能源)、海洋的统筹管理作出贡献,在实现“六个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从监测预警到应急救援 防灾减灾守护平安
地质灾害是我国除偶发特大地震外的第一大自然灾害。江苏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口、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由此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地质工作重任在肩,义不容辞。
省地矿局较早在省内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围绕苏锡常地面沉降、宁徐地面塌陷以及滑坡、崩塌灾害开展研究,探索地质技术造福民众之路。其中,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研究是国家和江苏省的重点研究课题,受到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为进一步加强地灾防治工作,充分发挥驻地就近优势,先后成立9家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以此为平台,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市县国土部门,当好地质灾害抢险救援突击队,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抢险、治理修复等工作。
驻地镇江的地质三队因成功预报云台山滑坡地质灾害而名声大噪。1991年7月,依据三队的监测和紧急报告,市政府安排附近居民立即撤离。凌晨4点,距全部居民安全撤离不到两小时,山体突发性滑坡。滑坡体下滑土方4万多方,滑移平距超过22米,掩埋民宅三排98间,损坏200余间,千余居民却无一人伤亡。时任地矿部部长朱训在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上将其和1985年湖北新滩滑坡预报并列为中国地质专家成功预报滑坡地质灾害的两大突出范例。时任省委书记沈达人十分感念地质工作者创造了“奇迹”。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省国土厅的支持下,省地矿局组织局属地勘队伍参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和四川汶川震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承担四川绵竹地震灾区22个重大地灾项目的勘查、设计任务和复核认证工作,勘查方案一次性通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评审,并有三个项目获优良,树立江苏地矿人不畏艰难、能打硬仗的良好形象。
2016年汛期,地勘单位对驻地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再立新功。当年7月4日至5日,连续监测数据显示,镇江松林山边坡有明显变形滑动迹象。发现位移险情后,三队立即通知政府相关部门和中石化石油输送管道公司进行应急抢险方案会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过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保护了中石化苏南五市成品油输油管道及S308省道的通行安全,成功避免因输油管道严重破坏而导致苏南五市油荒,甚至引起输油管道爆炸。
近两年,省地矿局九个应急中心共对我省9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查、巡查、核查3000多次,对71个隐患点进行应急勘查和抢险施工,对58个隐患点开展监测工作,累计出动人员达7000多人次,投入应急资金2408万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努力实现江苏连续十五年地质灾害“零伤亡”打牢根基。
从保障资源到保护地质环境 为美丽江苏铺陈绿色
新时代的地质工作任务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绿色发展对包括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等在内的广义地质服务提出更精准的供给需求。江苏省地矿局在不断拓展地质工作内涵的同时,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绿色勘查,服务绿色矿业,促进绿色发展。
从“十一五”至今,省地矿局着力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与地质工作的转型发展紧密融合,推动地质服务领域积极向农业、环保、旅游、交通等行业延伸,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支撑服务作用。
服务绿色矿业建设是地矿人当仁不让的职责。如今的固城湖花山,满眼郁郁葱葱。而在2011年前,这里还有一整片岩石裸露的废弃矿坑。环固城湖(花山段)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实施,彻底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美化了治理区周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并恢复可利用土地面积约210亩。近年来,省地矿局属地勘单位在积极参与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完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方案,努力推动绿色勘查、绿色开发的同时,完成徐州贾汪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句容北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苏州七子山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一批环境治理工程,为江苏发展增添一笔笔绿色。
在民众关注的水土污染防治方面,省地矿局主动发挥地质强项,加大水土污染调查及修复科研投入,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治理关键技术攻坚。在苏北五市,组织开展农用地详查,进一步摸清我省土壤“家底”;在灌河沿线及长江北岸,运用高光谱先进技术,进行耕地污染快速调查与修复方法研究试点;在南京,努力打造专业土壤分析测试国家级实验室,参与建设土壤重金属检测与生物修复信息化及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江苏地矿队伍正在水土污染防治领域不断积累经验、磨练技艺,力争突破。
科技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省地矿局近年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全面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如在城市地质方面,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聚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江苏省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着力为空间不足、环境污染、城市安全等大城市病问题提供地质解决方案。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方面,继续做好重点市县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牵头组建江苏省地热能源学会,并依托江苏省地矿地热能公司,做优地热能产业,努力建设全省重点地区浅层地温能运行监测网络体系。在测绘方面,推动网络GIS、移动GIS、智慧城市空间框架、空间大数据、倾斜摄影测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等前沿技术与当前测绘工作的深度融合,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农村地籍调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等工作中大显身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从主动融入到深度衔接 矿地融合促转型
“矿地融合”是我省国土资源工作一张响亮名片,也是新形势下江苏国土资源领域一项重要的探索创新。
去年6月,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原国土资源部、江苏省政府在关于《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复函、实施通知等有关文件中对“矿地融合”均进行明确要求。省地矿局主动融入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大局,以“矿地融合”作为开拓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推进地质工作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对接,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地质调查是寻找矿产资源的基本手段,也是为国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的源泉。江苏地质调查工作起步较早,工作程度较高。当前,地质调查工作从“上山”到“进城”,城市地质调查正遍地开花。2016年11月,地质环境院负责实施的南通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正式签约,工作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包括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区市级重点工程区域。项目紧密结合南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为城区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解决南通城市发展面临的空间资源、空间安全、环境质量和容量等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徐州是矿地融合典型示范区。在京沪高铁徐州站场选址过程中,位于徐州的地质五队积极参与建设规划,对多处废弃采石宕口进行了系统测量和地质调查,使数千亩矿山废弃地及大量石灰石资源得到盘活利用,促进高铁站的顺利选址。五队还与徐州铜山区签署协议,制定露采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整治规划,对全区600多个宕口地质环境问题摸底排查治理。铜山废弃矿山可治理面积约3000亩,一旦得到充分利用,将极大缓解城市建设中土地紧张状况。
驻扎常州的地质二队完成常州市首个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合并方案,以及全省首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助力政府管理部门科学规划、简政放权。局属地勘单位在全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放射性环境调查等工作,相关项目成果已融入我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完成了一大批区域性压覆矿产资源评估调查、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服务类项目,为省国土资源管理“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
省地矿局正主动谋划深化矿地融合的新路径、新机制,延展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国土资源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稳步推进城市地质调查、生态环境修复、农业地质,并着眼生命共同体建设,主动谋划参与土水林草矿海洋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以质量更优良、内容更丰富、方式更便捷、响应更快速的地质技术保障,开辟江苏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服务发展的新境界。
先行探索创造奉献 地矿文化凝心聚力
亮眼的成绩,离不开独特的江苏地矿文化。
省地矿局以先进的地矿文化凝神聚气、铸魂育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幸福地矿”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有力地促进全局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多家单位获评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涌现了一批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及部省级先进等。
思想政治工作是地矿文化建设的主线。江苏地矿的60年,也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建设发展全过程的60年。从举办骨干培训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地质新型人才,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江苏地矿始终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得到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提升,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的意识得到增强,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江苏地矿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时代背景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发展是地矿人不变的初心。江苏地矿人坚守赤子之心,传承“三光荣”地质基因,在实践中形成“先行、探索、创造、奉献”的新时代江苏地矿精神。先行是地质工作最鲜明的特色,是地质人的使命担当,是在地质工作改革发展中的超前思维、主动谋划;探索是地质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地质人忠诚事业、献身科学、能征善战的精神,也是对未来地质事业发展的探寻和求索;创造是地质工作最重要的特征,是地质人保持地质事业蓬勃生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法宝;奉献,是地质工作者最宝贵的特性,是地矿精神的核心所在。这种薪火相传的地矿精神,成为推动新时代江苏地矿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激励着地矿职工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矢志不渝、筑梦前行。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阔步新时代,江苏省地矿局必将砥砺奋进,创造出新的辉煌。
原载:新华日报 撰稿 周永成 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