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大学生艺术团PRESTO乐团室内乐专场音乐会预告
文章来源:本站


    为锻炼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我校大学生艺术团队,满足广大师生不断增长、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生活需求,传播推广古典音乐文化,开拓学生艺术视野,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东南大学大学生艺术团PRESTO西乐团的夏英豪、林松年、陈洋、李沁泠将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演奏厅举办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届时,我校师生将更加深入地感知、体会古典音乐的魅力,近距离接触来自东南大学学生团体的演奏。欢迎广大热爱艺术、热爱音乐的师生前往观摩!
 
    间:2014年5月27日19:00
    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演奏厅
    办:大学生艺术团
    办:大学生艺术团PRESTO乐团
 
演出详情
◆ 东南大学大学生艺术团PRESTO西乐团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时间5月27日19:00
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圆形报告厅
演出曲目
      舒伯特      d小调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作曲家简介:
    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弗朗兹·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从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成为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歌童,同时在学生乐队演奏小提琴,并学习作曲。1813年起,在学校任助理教师,并从事作曲。仅1815一年内就创作了250余首歌曲。1818-1824年任宫廷音乐教师。去世时还不满32岁。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所作的600多首歌曲显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他的交响曲均采用古典曲式,曲调抒情、和声独特、色彩巧妙,表现出浪漫风格特征。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十分清贫,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虽然他英年早逝,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在他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演奏人员简介:
◆ 小提琴——夏英豪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10级本科生,小提琴一级特长生。自5岁起先后师从曲南,杜相力等5名小提琴老师学习,04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业余10级,并先后多次在省市级小提琴比赛中获金奖。多年的演奏经验使得夏英豪在面对各种类型的曲目时都能游刃有余地展现作品的精妙之处,并将自己细腻温婉的个人色彩融入其中。
习琴十余年来,小提琴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夏英豪在PRESTO乐团主要负责小提琴独奏和室内乐演奏。他的演奏技艺娴熟,情感充沛,变化丰富。在这次演奏会中,他将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对古典音乐多年如一日的热情,把精美雅致的旋律展现给听众。
 
◆ 小提琴——林松年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系10级本科生,小提琴一级特长生,PRESTO乐团弦乐负责人。5岁起学习小提琴,6岁师从俄罗斯学派小提琴世家第三代杨俊平先生至2010年。多次获得省级小提琴比赛一等奖,2006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业余九级。在乐团中承担小提琴的演奏任务。
林松年同学十分喜爱古典音乐,最热衷的音乐形式为室内乐和交响乐,偏爱巴赫、亨德尔、海顿、门德尔松以及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和聆听古典音乐已成为他排解压力放松自我最重要的方式。他享受在乐团中和他人共同演奏的经历,并真诚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演奏,同所有人共同享受古典音乐之美。
 
◆ 中提琴——陈洋
    东南大学仪器与工程学院10级本科生。5岁学习小提琴,师从浙江省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唐小玲老师。高中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一级小提琴艺术特长生资格,后考入东南大学。进入学校后,加入东南大学PRESTO西乐团和东南大学民族乐团,在原有基础上,又自学了中提琴、大提琴。先后担任西乐团弦乐声部长、团长、指挥,民族乐团低音声部声部长。积极参与了大学生艺术团组织的各种活动。随东南大学艺术团参加江苏省第三届、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并荣获佳绩。
    加入乐团以来,出色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琴技使得陈洋同学一直很受欢迎。在这次音乐会中,因为作品声部的需要,他将演奏中提琴。他将继续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与对音乐深深的热爱,同其他几位优秀的乐手一起与大家共同分享古典音乐的美妙。
 
◆ 大提琴——李沁泠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7级本科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12级硕士生,PRESTO西乐团创始人之一。师从留法大提琴家赵毅恒先生学习大提琴演奏技法及古典音乐欣赏,并受到过荷兰籍大提琴家Marcer Jansen的悉心指导,具有很强的艺术天赋和独特的音乐鉴赏力。多年来学习演奏过大量经典作品,对于各种类型的曲目均有涉猎,形成了细腻稳重的演奏风格。
    李沁泠同学对大提琴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视其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近年来热衷于室内乐的演奏与研究。优秀的琴技,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性格使得他在乐团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声望。这场音乐会中他担任了大量繁重且高难度的演奏任务,展示出其精湛的技巧与严谨的音乐态度。
 
 
曲目简介:
    生对死的祈祷——舒伯特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少女:快走开,你这冷酷无情的死神,我还年轻,请别靠近我。
死神:美丽温柔的少女,请把手给我。我是你的朋友,并不粗野。我不为惩罚而来,拿出勇气,躺在我怀里,你将温馨长眠。
    舒伯特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d小调,作品编号D816。作于1824-1826年,1826年2月1日在维也纳约瑟夫·巴尔特家中首演。因第二乐章主题旋律与舒伯特1817年创作的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类似而得名。整部作品正是当时开始受疾病折磨的舒伯特的写照,痛苦,但又在不断抗争。
    此曲作于舒伯特创作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始于1823年,疾病开始折磨舒伯特。1827年3月29日,舒伯特于维也纳拜见了贝多芬,并一周后参加了贝多芬的葬礼,一直随贝多芬的遗体走入墓地。一年后,舒伯特因伤寒而亡。从生病到死亡期间,舒伯特并没有因为健康恶劣或心情沮丧,而影响到创作数量。舒伯特的墓志铭上所刻:“音乐在这里埋葬了一个丰饶的宝藏,但埋葬了更美好的希望”。
    这首弦乐四重奏共有4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开头的两次下行琶音奠定了整个曲子痛苦的基础,犹如凭空撕裂开一般。之后的第一主题在短暂的沉默后并不停止,小提琴与大提琴反复盘旋。第二主题依旧带有第一主题的影子,但感情稍弱。呈示部以第一主题的引子和第二主题为基础,提琴间不断应和加强整个主题的痛苦情绪。每次短暂停顿后,都会掀起一股新的高潮,直到再现部出现。第二主题再现完后,在引子动机的强奏下,乐曲又回到了第一主题,并且不断盘旋直至结束。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g小调,由歌曲《死神与少女》主题变奏而成。第一变奏,四把提琴不紧不慢的倾诉感情。第二变奏,原有的节奏开始被符点打断,加强了不安与痛苦的情绪。第三变奏,小提琴在高音区反复表达一种彷偟的情感,大提琴温柔的主导变奏,似乎在不断地安慰小提琴。第四变奏,一种冷酷而略带坚决的节奏主导整个旋律。第五变奏,旋律变得温柔伤感。第六变奏,倔强而悲愤的同音反复如同抽泣一般,将乐曲带入高潮。最后进入尾奏,旋律在平静梦幻中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很快的快板,d小调。小提琴主导着撕扯的切分,在这种切分的带领下,整个曲子震颤不断。乐曲中段突然停止了这种节奏,转入一种倾诉的环境,整个乐曲的情绪也变得稳定,美妙而流畅。之后再次回到开头的旋律,打断了之前的平静。坚定有力的结束了整个乐章。
    第四乐章,急板,d小调,回旋曲式。乐曲以一种喘息式的抖动节奏开场,随着旋律的发展,情绪起伏变的越来越大。之后一段急促的跑动的音符加停顿后,全声部大喘气般的释放,打破了之前的节奏。这种突然的间歇停顿不断在之后的旋律中出现,直到小提琴主导的一个大下行的完成,旋律才重新回到了开场的抖动节奏。最终,在小提琴的带领跑动下,四把提琴在激昂悲愤中结束了整个乐曲。
 
 
 
大学生艺术团常年招新,欢迎报名!tel:52090188(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