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心灵理论的神经基础:实验哲学的研究路径
主讲人:张学义 博士生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
毕业于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
评论人:禤庆文 讲师 博士,顾益 博士生(11级科技哲学专业)
主持人:陶迎春 博士生(10级科技哲学专业)
研究内容摘要:
实验哲学(Experimental Philosophy,简称X-Phi)是近年来在分析哲学传统内兴起的一场新的哲学变革运动。它运用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方法研究哲学理论或命题,试图对澄清哲学概念或理论起到“助探式”(heuristic)作用; 实验哲学家的目标还不仅于此,还试图通过此路径,探究认知主体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认知规律。
心灵理论(又作心理理论、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心灵哲学中称作读心、心理阅读、他心阅读(Mindreading)或他心知问题(Knowledge of Other Minds))是探讨认知主体是否具有推测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如果有这种能力,认知主体又如何根据自己的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或命题态度,来解释、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的。概言之,该理论是研究认知主体是否能够凭借一定的认知系统,推测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而对自身或者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
实验哲学家通过设置实验情境,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和 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检测,在人脑的左、右颞交界(LRPJ、RTPJ)和额叶皮质(MPFC)等区域有认识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神经激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心灵理论的可靠性。
时间:4月25日(星期三),18:30--21:00
地点: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高级学术活动中心(人文学院A栋五楼A505)
联系人:何志宁 副教授 博士
邮 箱:viktorhe2004@yahoo.com.cn
*欢迎有意作为主讲人或评论人参与下学期研究作坊的师生们报名。
主办: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
协办:东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