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举办东南大学文科院系学术论坛的通知
文章来源:本站


 

全校师生:
        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以及我校各其他文科院系、外校其他文科院系的师生们创造一个展示个人科研工作和初步成果的平台,以促进学术交流,增长共进、集聚创新。现拟举办东南大学文科院系学术论坛。论坛暂定为“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坊(colloquiu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outheast University)”。现将论坛相关情况公布如下,希望有兴趣参加的师生踊跃参加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  
参与者:
        1)拥有国家、省、市级和横向科研项目的师生
        2)正在写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硕博生
        3)正在写学士论文的本科生中的优秀者
        4)正准备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或译著的教师
        5)外国来宁访问学者
        6)有学术研究基础的校外实际工作者
 
 
时间:
        2011-2012年第三学期,第3周至第16周,共举行14次。每次120至150分钟。具体时段初定在每周一晚上18:30至21:00。第16周可做主题总结讨论,可面向全校师生,在焦廷标馆圆形报告厅进行。以后每学期照此定期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地点:
        人文学院多功能厅(人文学院A栋A221)或
        九龙湖边的观光平台(夏季天气许可时)。
 
组织:
      1)每次有主讲人和由老师或学生组成的两人以上评论人;
      2)必要时,有与主讲人持不同观点的第二主讲人参与,以形成观点交锋;
      3)45分钟的主题发言,1小时的讨论,15分钟可就其他议题进行研讨;
      4)学生参与者需要就个人的演讲主题参与两次,第二次参与主要是对第一次讨论的答疑解惑和深入完善;
      5)主讲人需要列出相应参考书的书单;
      6)要防止参与者利用论坛进行学术剽窃和抄袭。
 
其他:
        以淡茶咖啡款待。如条件允许可组织学术旅行。
        请本学期有意参与主讲者填写下表(还有四个空缺),并发到下列邮箱或电话告知。也可填报下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的主讲发言。请写明联系方式!
 
周次
主讲人姓名
主讲人学历
论题题目
论题项目的资助来源(市、省部、国家课题)/导师姓名
评论人姓名(是老师的请注明)
主讲人硕博毕业所在大学
主讲人所在院系
3
王俊
博士
伦理的的天理预设与道德行为何以可能的问题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道德哲学与道德发展”基地基金
禤庆文
浙江大学哲学系
人文学院哲科系
 4
何志宁
博士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社会功能研究
教育部一般项目课题
任春强
赵浩
科隆大学社会学系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5
张学义
博士研究生
神经科学的实验哲学分析
马雷老师
 
东南大学哲科系
人文学院哲科系
6
禤庆文
博士
宗教与科学
自选课题
 
中山大学哲科系
人文学院哲科系
7 清明放假            
8
蒋其蓁
博士
全球金融市场的社会学分析
自选课题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9
陈良斌
博士
马克思的承认理论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东南大学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10
张敏
博士
供给式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解释框架
省级课题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
11
赵浩
硕士研究生
官僚制/科层制中的人性善恶研究
樊和平老师
 
 
人文学院哲科系
12
周琛
博士
中国老龄化社会社会风险与社会建设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重大引导项目
 
早稻田大学大学院
外语学院日语系
13
田兆耀
博士
第六代电影青春书写研究
校级课题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中文系
14
高广旭
博士
辩证法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内涵逻辑
省教育厅 项目
 
吉林大学哲科系
人文学院哲科系
15
李杨
博士研究生
科技伦理问题的研究前沿
陈爱华老师
刁传秀
陈雯
 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人文学院哲科系
16
任春强
博士研究生
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研究
樊和平老师
刘秦闰
莫楠
四川大学哲学系
人文学院哲科系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主讲发言申请人:
        1. 陶卓立(江苏省教育厅 哥廷根大学社会与经济系 人文学院医学人文系)  主讲:群租房拥挤环境对大学生低收入人群的心理生理影响

联系人:何志宁 博士
办公室:025-52090964
 机:13814521169
 件:viktorhe2004@yahoo.com.cn
 
                                  
                                   主办:人文学院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
                                   协办: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东南大学哲科系、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