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中银校友,现任八院院长
引 子
雄浑、悠远的千年钟声奏响了新世纪的乐章,转型期的中国如同一列穿越隧道的特别快车,正在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轨道上迅跑。
气喘吁吁的历史老人来到地处毛乌素、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交汇处的乌海市,却兀然发现一个上写着“地质勘探”的院落变成了一片喧嚣动荡的海,数百名男女似乎丧失了理智一拨又一拨蜂拥而来,不停地倾泻着愤怒与积怨,乱糟糟的吵闹声,苦凄凄的唉叹声,怒冲冲的叫骂声,下岗职工闹着要上岗就业,离退休职工闹着要福利养老,嗷嗷待哺的家属子女闹着要救济糊口……
5年过去了。
历史老人惊奇地看到,还是那些职工,还是那片土地,只是当年的“108地质队”已改称“内蒙古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以下简称八院),5年的筚路蓝缕,5年的热血浇铸,一座巍然高耸的丰碑已成为乌海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各项经济指标以惊人的速度跨越发展,仅2005年,全院就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
一个个荣誉的花环也飘然而至: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守合同、重信誉单位”;内蒙古地矿局“先进党委”、“先进单位”;乌海市“文明单位”、“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离退休先进党支部”……
内蒙古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永宽在全局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这样说:“八院是全局的一面旗帜,是后进变先进的典型,经验值得推广!”
谋 略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一路绕岭冲峡,荡关夺隘,突然在内蒙古伸出粗壮的臂膀,将海勃湾至喇嘛湾这片广阔的流域拥抱怀中。这个巨大的臂湾由于物产丰富被经济地缘学家称为“黄河上的金腰带”。
乌海市就坐落在这条“金腰带”的顶端——海勃湾。
历史上的乌海,赤地千里,流沙滚滚,人迹罕至,被称谓“死亡之海”。一位诗人曾对乌海自然气候作了这样的概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暖季不下雨,冬雪渺无踪”。
“一唱雄鸡天下白”。共和国诞生后不久,随着1958年包兰铁路的贯通,一支地质队和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一起,迈着铿锵的脚步踏上了这块沉寂千万年的土地,“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的滚滚热浪,给1000多平方千米的荒漠吹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春风。从此,伴随1976年“能源新城”乌海市的崛起,母亲河便记住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内蒙古108地质队。
40多个寒来暑往,40多个春秋更迭,母亲河听惯了108队地质人餐风宿露的钻机轰鸣,看惯了点缀在戈壁荒漠中的巍巍钻塔。从此,滔滔河水饱含着母亲的深情,讲述着108地质人献了自身献子孙的悲壮故事;乌海市挾风裹雨的奋进旋律,轰响着108地质队风雪高原树丰碑的曲曲颂歌……
浩浩荡荡的黄河,承载着历史的激情和文明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曾经到过乌海的人故地重游,无不惊异这里的巨变——这座崛起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工业新城,座座高楼与苍翠的松柏、怒放的鲜花、如茵的草地交相辉映。乌海,又被诗人誉为“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然而,曾为中国地勘业屡立战功、为乌海市的崛起洒尽血汗的108地质队,犹如一只无帆的小船,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搁浅了。
2001年8月,以胡子勤、方恒业、丁福华组成的新班子在时代的聚光灯下亮相。
一个县处级地质单位的班子,为什么只配3个人?人少,要那么多领导管谁?
夜幕低垂,会议室里没有丝毫的喜庆气氛,作为“领军人物”的胡子勤,正因为太了解这支队伍的过去,也就倍感现实的严峻——这支始建于1958年的队伍,长期从事着地质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及开发工作,一直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而闻名同行业。他从1983年长春地质学校钻探专业毕业,先后干过技术员、分队长、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尤其是从1994年担任副院长之后,他的青春与汗水、希望与深情,全都挥洒在这里。但今天,当市场经济如同浪涛滚滚的黄河彻底摧垮了传统的堤岸,这支队伍已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冲得溃不成军了,总共543名职工,离退休人员占了267人,下岗近150人;地勘任务锐减,加上历史的欠账,近百万元的账面亏损,下岗职工每月50元的生活费也发不起;设备几乎都卖光了,仅剩下两台旧轿车还没有买油钱……
一个好端端的地质队伍,难道就这样垮掉不成?
市场不相信眼泪。等、靠、要没有指望。救世主不会诞生。必须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这届班子不打翻身仗,我自动辞职!”上任之初不乏悲壮的誓言,显示出胡子勤永不服输的性格。
历史的分析,现实的思考,激烈的争论,理性的选择。胡子勤在会议上以特有的敏感和冷静对大家说:“地勘主业是我们的强势、优势所在,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瞄准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就能闯出一条路!”
施政方略制定出来了——以“稳定、创新、诚信、发展”为方针,以“地质技术优势为基础,走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改革工勘业,发挥基地优势,提高职工整体生活水平。”
为将之道,在于良谋。就是这样一个决策,八院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党委书记方恒业满身飘洒出一股儒雅之气,他对记者侃侃而谈:“当时队伍散,人心乱。胡子勤院长在班子会议上就告诫我们,上级的任命可以给我们权力,但不能给我们能力和威信。我们必须拥有群众,想尽一切办法构建和谐环境,创造和谐团队,才能共渡难关。我就对老胡讲,你带人放心去闯市场,家里的事我全包!”
于是,在这个被许多外国人视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一群群地质人从我们眼前走过。他们沿着岁月尘封的道路,顶着狂吼施虐的沙暴,一个个蓬头垢面,皮肤黝黑,手中没有鲜花滴翠,身上没有西装革履,四周没有迷人的暖色抚慰疲惫的容颜,唯有驱赶贫穷的渴望、创造未来的信念……
民 心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往往习惯于描写某某改革者、开拓者上任伊始,先是豪言壮语的长篇演说,而后或是烧了“三把火”,或是砍了“三斧头”。这届班子则不然,他们首先抓的是“民心工程”。
请看这样一幕:60多岁的离退休职工刘汉民在接到方恒业一行送来的蛋糕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说:“我自己都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是组织给我送来我一生中的第一个生日蛋糕!”
离退休办公室主任张志国介绍,随着乌海煤田开发而组建的八院,历经40多年的风雨坎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老少三代的“地质世家”,至爱亲朋的秦晋联姻,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取得离退休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是促进稳定、构建和谐团队的重要因素。因此,新班子上任首先成立了离退休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院情通报会,对院情、国情及关系切身利益的调资、晋级、补贴等情况及时通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当年的地质功臣又找回了事事有人管、讲话有人听的主人翁的感觉。同时,把多年的职工档案统一列表,凡是离退休职工过生日时,党、政、工、团领导都带着慰问信和生日蛋糕前去祝贺,拍一张生日照,再来一张全家福……一件件小事,饱含着党组织的温暖,浓缩了新班子的深情,感化了一人,稳定了一片。
在下海勃湾,记者参观了为安置职工就业兴建的奶牛养殖区。这是八院“民心工程”的又一体现。新班子上任时,过去辞职的140多名职工已经复职,但“僧多粥少”无活可干。院领导经过多方考察,最后决定与“蒙牛奶业”合作,投资30万元利用基地闲置的土地、房屋建起奶牛养殖小区,职工每养一头奶牛不仅可提前支取一年生活费,还可免交水、电费,获得扶贫贷款7000元,如此优惠政策,职工只需承担4000元的购牛款。院里资金困难,方恒业书记便以个人住房作抵押,贷款10万元又建起奶站,形成了从养殖场地、饲料供应、防疫、收奶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仅为下岗职工创造了稳定的就业环境,而且被“蒙牛公司”评为乌海地区惟一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记者步入108地质队建队之初的生活小区,那一排排破旧的简易平房上,似乎刻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先治坡、后垒窝”的斑驳印记,也写满了老一代地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奉献精神,水电线路年久失修,白天吃水难,晚上行路难。“不能让这些功臣们再受这个罪了!”新班子上任不久,一面筹划住宅新区建设,一面挤出资金对基地环境进行整治。新打的水井出水了,变频无塔供水装置运转了,水电线路重新铺设了,饮用水沙子过量问题解决了,用电不用犯愁了;盼了多年的路灯亮起来,棵棵树木栽起来……
闲置资产被盘活,精打细算出效益。院行政办公室主任韩凤玲说了这样一件事:多年来,这个除去离退休职工满打满算只有200多人的地质单位,职工下岗后在岗的仅有几十人,机关办公却占用几千平方米的大小两栋楼,每年要交近20万元的水电、供暖费用不说,没有岗上、没有饭吃的上访职工看着那些机关人员成天“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到下班”就生气,反应尤为强烈。胡子勤拍板:“把机关人员全部搬进3层的小楼办公,筹资150多万元,将临街的办公大楼改造成宾馆出租。”一家餐饮公司看到了商机,签订合同:“租期8年,年租金48万元”。如此一来,效益出来了,职工的气也顺了……
情感的对流,意识的沟通,和谐的构建,奏出了一首狠抓稳定促和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奋飞前奏曲。
新班子带领八院地质人在低谷中起跳,在夹缝中拼杀,上任仅仅一年零4个月时间,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亏损的帽子也被甩进了滚滚黄河。
2002年底,胡子勤面对刚刚颁发的“乌海市文明单位”的金色铜牌,望着职工迎春花般的灿烂笑脸,他暗暗告诫自己:春天到来,硕果满枝的秋天还在后面……
改 革
蓄之既久,其势必速。
和谐局面的出现,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时代提供的舞台,永不满足的胡子勤和他的战友们如同被外力击破的原子核,释放的巨大潜能正在推动着八院迅跑。
烈焰在升腾。
制度的创新冲破了传统封闭的“围城”,新设立的经营管理办公室与市场对接,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按照市场规律办。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拉紧了“法”的链条,家底穷的现实逼着人们绞尽脑汁强化资金管理。招待费、电话费、差旅费、车辆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办法”、“细则”出台,从院领导到普通职工,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没有“特殊公民”,不搞“下不为例”,降低了管理成本,遏制了“跑、冒、滴、漏”;清理“三角债”,倡导节能挖潜,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人们从新班子“公平、公正”的改革足迹,看到了八院的未来和希望。
人事上的竞争机制终于打破了“一池秋水”。八院纪委副书记兼综合办公室主任张颖对记者说:“原有9个科室变成了6个,机关人员全员下岗。定编定岗,以岗定责,公开竞争,择优聘用。新增的20多个岗位都公开,每个上岗人员的录用都透明,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不是普通职工的专利,中层管理人员失去了往日的优越感,业绩的大小、民意的取向决定着升降去留。一年一聘,民主测评,末位淘汰,一批政绩平庸、不思进取者被换下位置,一批思想解放、锐意开拓者辅佐在新班子周围……”
矿权运作使“知识就是资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总工程师贺中银,现在已提升为八院的副院长。谈起当时的矿权转让他不无遗憾。那时,他带领冯罡等一批科技人员积极对现有地质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在2003年下半年一次就申报登记了6个矿权。说来好笑,因为缺乏市场运作经验,起码价值3000万元的4个小铁矿年底一次性转让,他们收金仅为115万元。但就是这些资金,对困境中的八院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人们从“小试牛刀”收获的“第一桶金”中,看到了科技知识的巨大经济价值。于是,《地质找矿奖励办法》顺利出台,在找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次就获得3.75万元的重奖。党委书记方恒业面对记者采取了“现身说法”:2003年,野外作业项目承包人和科技人员的工资实行项目承包制,当年项目承包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年均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而领导班子成员的年工资收入还不到3万元……
分配向野外生产一线倾斜,向科技人员倾斜,这一改革力度如此之大,在全局首开先河,也在全局科技人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一江春水向西流”的人才现象出现了,不少“老地质”纷纷“跳槽”到八院。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地质队领导来了,有着专业技能的科技人员来了,有着野外作业实践经验的钻机机长来了……这些人不仅个个身怀绝技,带来了技术,而且还带来了“活地图”。有个单位的总工程师来到这里当了“总工”助理,他仿佛带来了一对火眼金睛,哪里有金、哪里有银,地下的宝藏说得一清二楚;哪里有煤,有几层,是烟煤还是无烟煤等等,很多区域的地质资料都谙熟于胸……
这就是改革的魅力——“你能翻多大跟头,就给你搭多大舞台”。用人识才的千年老调,在这里弹奏出新时代的华美篇章。陈规陋习被革除,麻木神经被惊醒,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力的凝聚便变成了力的辐射。职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过去的“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
当然,胡子勤的这些做法,无论是与那些起步早、发展快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同行业的先行者相比,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但在机制锈蚀太久、思想板结太久的八院和八院人来说,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艰难的破冰之旅?
“改革就要冒风险,认准的路就要走到底,四平八稳还叫什么改革?”记者从胡子勤那坚毅的目光中,看到他对他的每一步改革都似乎有着“胸有成竹”的“固执”,也似乎看到他在激流勇进时又随时准备扑向悬崖的献身精神。
但毋容置疑的是,改革的飓风为八院人输送着不竭的奋进动力。改革使八院蜕变出的新的生存机制,正在适应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生态环境……
和 谐
“这几年八院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和谐环境的构建。”
已宣布调任内蒙古106地质队队长的副院长丁福华,一接触,就给人一种谦和、干练的感觉。已是下班时间,他正忙着收拾即将移交的文件资料,还是抽空接待了我们。他说:“新班子一上任,首先抓的是单位内部和谐环境的构建,班子的团结,人心的凝聚,为推进各项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积极融入地方经济,重塑八院形象,取得‘话语权’,是八院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重要因素”。
丁福华介绍说,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地勘单位直属部委的“条条管理”,加上基地都建在偏僻的野外,几乎处于封闭状态,与地方政府极少沟通联系。这届班子上任后,虽然地勘单位已经“属地化”,但因为早几年名称更换,职工又大都下了岗,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108地质队已经“散伙”不存在了。要参与社会竞争,就必须打破封闭,推销自己。当时,胡子勤院长果断提出,必须“转轨变型”,实行“三个转变”,即思想观念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工作重点要从单纯地质找矿向全方位社会地质服务转变,服务对象要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同时,主动向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转变。并提出了融入地方经济的“四主动原则”,即“主动靠拢,主动请缨,主动服务,主动参谋”。
思路决定出路。内蒙古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乌海市召开,八院首家捐款5万元支持政府进行市容改造,拿出20多万元支持滨河区开发改造;鑫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名矿工被困井下。他们接到政府求援电话,冒着沙尘暴的肆虐,连夜拆卸正在生产的钻机第一个赶赴现场,第一个穿透地层成功抽水,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下海湾小学因长期缺水群众呼声强烈,他们无偿投资五六万元打了深井一眼,修建水塔一座……
几年的不懈努力,八院帮助地方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热情为地方政府献计献策,不仅与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周边盟市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都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往来关系,而且找准了切入点,为地方政治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比如,他们垫资500万元,在黄河村探明一处大型电石灰岩矿床,5亿多吨的储量,假如进行矿权运作至少能转让5亿元。这不啻是一个有着巨大诱惑力的天文数字——倘若有了这5亿元的巨额资金,仅有几百人的八院还不是一步跨到了共产主义?但乌海市政府想用这个项目招商引资。面对职工的众说纷纭,院长胡子勤反复做工作说:“我们不能只算小账,要算大账。既然我们‘属地化’了,就要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于是,这个项目就成为乌海市招商引资的亮点,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就变成了现实。
“服务高地”托起太阳,思维创新大路朝阳。
乌海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他们融入地方经济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八院是“地质尖兵,时代先锋”。
在乌海市劳动模范的名额分配上,在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的推荐名单上,破天荒出现了八院的名字。
对比早几年几乎被“边缘化”的尴尬,八院的牌子又放出耀眼的光。
采访时我们发现,现在的乌海市与八院形成了一种“鱼水关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不仅时常亲临八院,还动辄电话打来,询问“最近找矿情况如何?”、“还有什么需要政府部门解决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挂牌仪式上,乌海市市长白向群自豪地把八院称为“我们的地勘八院”。
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八院的路子越走越宽。
八院的牌子越来越响了。
升 腾
八院是内蒙古最西部的地勘单位,西临宁夏,工作区域覆盖“一盟三市”,即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其中一个阿拉善盟仅有十几万人口,地域却相当于一个江苏省的面积,而找矿面积仅仅达到20%多。多年来,丰富的地勘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这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今天不同了。
中国能源需求的持续升温,西部大开发的滚滚热浪,使八院受到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从封闭、狭窄的传统“套子”里冲出的八院人,正让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宝地释放出诱人的魅力。
几位党政班子成员个个四处奔波,跑资金,跑项目,跑联合,抓落实,调关系,搞服务。强烈的发展欲望和赶超责任,使八院上上下下的头头脑脑都像马达在高效“运转”。优选一批有潜在优势的矿种、热门矿种,对有成矿远景的地域勘查登记;主动为探矿权人服务,多方开拓市场。一流的质量、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惊人的效率,为八院经济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往日面对“市场魔方”束手无策的八院人,如今高举着地勘主业的红旗,在“山谷的风”吹拂下正向着市场微笑:
他们拿到了通往市场的“金钥匙”。七八个甲级、乙级、丙级的资质证书,涉及地质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及开发领域,这些“通行证”为八院驰骋市场、拓扩市场铺平了道路;
他们拥有了先进的仪器设施。700多万元的科技投入,装备了地质测量、电脑制图等设备,更新了野外作业车辆、帐篷,购置了电视机、卫星接收器、发电机、电冰柜等,野外职工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每个项目负责人都配有笔记本电脑,今年底又将配备一台中档轿车……
股份经济因子的注入为八院“强身健体”增添了新的活力。今年初刚任大成工程有限公司的庞总经理原是一家地勘单位的副处级领导,但这位长春地质学校地质钻探专业毕业的高才生却长期管后勤,胡子勤便把他“挖”了过来。庞总心情舒畅地对记者说:“这个由施工公司改制而成的大成有限公司,是八院改革的‘试验田’,机制灵活,有发展空间。全体职工入股,社会公开认购,成分多元化,管理科学化。通过3年的工勘业改革,企业发展发生了裂变效应,也给股东带来了实惠,大家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在中蒙边境的戈壁荒原进行小南山钼矿钻探施工,方圆几百里不见人烟,夏天高温60多度,3台钻机不到10个月就完成进尺11400米,内蒙古地矿局的老劳模、3号机长王埃小还创出了全局4500米的最新纪录……”
精神创造了环境,环境改变了精神。精神变成了思想财富,变成了工作状态,变成了前进的动力。这是几天紧张的采访中,给记者留下的深刻感受。
2003年,八院的地勘项目合同仅为100多万元;
2004年,八院的地勘项目合同超过3000万元;
2005年,八院的地勘项目合同翻了一翻,达到6303万元;
2006年,八院的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
这些年年翻番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这是八院人用心血、汗水在荒漠写就的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迷人音符,用智慧、生命谱写的一曲曲粗犷豪迈的“北部恋歌”。
如果说物质文明是八院的支柱,精神文明就是八院的灵魂,“稳定、创新、诚信、发展”体现了八院奋斗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
八院成了内蒙古两个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线,自治区及各级领导部门来到乌海市,都要到这里转一转,照个像留作纪念……
朋友,你要寻找创业的沃土吗?那么,你就快到内蒙古大草原吧,八院已经给你搭好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作者:张亚明 原载2006年12月30 日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