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时节忆母校——苗德岁
文章来源:本站


  明天是美国的感恩节, 是我在美国度过的第23个感恩节. 今天收到原南京地质学校金洪钦老师的email, 让我给母校的网站写点东西, 我想这真是恰逢其时, 故选了这个题目.

   从家乡的小学到我目前已供职16年的堪大, 我有10个母校 (中国6个美国4个),她们是我心中的10个太阳,也是十指连心一样 “疼” (爱).世界上恐怕只有爱和痛苦这两样东西不会因分享而减少. 

  今天我对地校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是因为她不在了.当她并入东南大学的消息传来的时候, 我曾饮泣过—她是我的母亲啊, 我多么希望她能 ”万寿无疆” 啊… 我对地校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还因为她是我从安徽乡间小镇走向世界的第一站.她哺育过我, 成全了我, 那里有我的许多良师益友.在那里, 我度过了我 “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有过短暂朦胧但却刻骨铭心的初恋, 我做过成名成家的梦… 

  1965年秋, 14岁的我背负简陋行囊怀揣5元钱, 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进了地校. 我是入学新生中年龄最小 (是唯一带红领巾,领儿童布票的),据说是考分最高的 (我刚进校时,邵诚老师就告诉我,是他从合肥实验中学招生人员手中把我抢来的).是母校老师们的关爱使我愉快而充实地度过了第一学年; 而这一年我们几乎学完了普通高中的全部数理化基础课, 这使我后来一生受益无穷. 我喜欢文学及爱看闲书的毛病自小就有,从未治愈过, 现已病入膏肓.爱看书自然就爱钻图书馆, 因此, 入学不久就认识了在图书馆工作的徐进敏老师. 她对我关爱有加,并替我办了一张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 (我大概是学生中唯一享受此特殊待遇的). 后来,她又请我星期日去她家吃饭, 进了门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那竟是我们李校长兼书记的家! 李校长亲自下厨包饺子,还关切地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再后来, 李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表扬我, 并安排我做大会发言,颇让我出了一点风头,满足了我不谙世事时的一点虚荣心.为此, 我小小年纪也曾尝到一点 “木秀于林” 的滋味: 不久, 文革开始, 我也被同学们贴了一张大字报—标题是: “苗德岁, 当心李惠民的饺子里面有毒!” (李校长是河北徐水人, 他包的饺子真好吃!) 文革把母校师生分成对立的两派,象父母离异的孩子,我不忍伤害任何一方, 两派中都有我敬爱的领导和老师,我既喜欢李校长的敦厚,也喜欢王亮副校长的才气 (我俩还算文友),我只好逃回安徽老家当了2年多 ”逍遥派”. 我一直庆幸当年我的出于直觉的选择, 在那动乱的岁月里,我不曾伤害过任何师长, 不曾做过什么愚蠢的事, 其间又读了许许多多的书. 我对地校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更因为她对我的知遇之恩.

    1976年底,我即将结束南京大学地质系 “工农兵学员” 的学习生活,面临毕业分配.政治先进的同学, 或留校或分到科研院所, 余者按 “哪来哪去” 的原则分配.我向来只专不红, 来自江苏镇江地质队, 自然得回那里.南大我的老师张永辂教授私下告诉我, 一定要设法留在南京, 待机发展.我找到母校的李校长和蔡炳文副校长, 他们分头找江苏省地质局的领导求情, 再一次把我 ”抢” 回母校.我由60年代测量科的学生变成了70年代地质科的教师, “二进宫”后不仅巩固了以前的师生之谊, 而且自己初为人师, 又结交了新的同事和学生.

    在我返校任教一年后的1978年, 研究生恢复招生, 我准备报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生.校领导不仅不阻拦 (从本位主义出发, 当时许多单位通常都会从中作梗的), 还给地质科打招呼, 减轻我的课时负担以便复习迎考.严恩增和徐泉清老师干脆分担了我的全部课时, 让我全力以赴地准备功课! 天底下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领导和好同事… 我对地校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也因为我的嘴特别馋.从学生时代起 (当年伙食定量, 吃不饱肚子), 一直到在南大读书, 后又返校任教, 我不知道在多少老师家蹭过饭. 他们或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 (如李校长夫妇), 或把我当成小弟弟 (如张宗文王曼青伉儷),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 常常让我分享那些来之不易的美食.王淑芳老师做的河南面食, 叶老师和章老师焼的浙江菜, 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 我少小离家, 是母校的老师们给了我温馨的爱, 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的恩情! 我总觉得我与母校地校之间有一层较之普通校友更为特殊的感情, 如果不是我自作多情的话, 那就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母校如同我的母亲一样, 我取得一丁点的成就, 她就欣慰,骄傲甚至爱向人家炫耀; 我有了些许闪失, 她就为我担心,开脱甚至还有点护短.

    近40年来, 我无论走到天涯海角, 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 母校和母亲一样, 总是常常在我的梦中和思念之中…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林中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这是我39年前入学后王文中老师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 这些年来在我风雨兼程的人生旅途上, 也是它伴着我 “攀上那层层的山峰”… 亲爱的母校老师们: 在太平洋的对岸, 在感恩节的除夕之夜, 你们的年过半百的小苗正在感恩, 正在祝福: 感激你们的深恩厚德,祝你们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2004年11月24日晚写于Lawrence城 

 

  苗德岁,1951年生。苗老师1982年赴美学习,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进修,获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1989年至今供职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1986年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除发表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论文20余篇外,曾著古脊椎动物学专著一本(英文)、英译汉科普书一本(《生活自然文库:山》,科学出版社&香港时代公司,1982)、校订英译汉专业理论书一本(《支序学大全》,台湾水产出版社,1991)、担任《热河生物群》英文版一书的英文编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曾先后担任《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会刊》国际编辑、《古脊椎动物学报》和《古生物世界》(Palaeoworld)编委以及《古生物学报》海外特邀编委。

 

苗德岁诗词选

一剪梅  五十自嘲

   (一)

    虚度半生未虚行. 别了青春, 误了青春. 尊卑荣辱过眼云. 诗里乾坤, 书里乾坤.   一世重学不重名. 来亦无痕, 去亦无痕. 与人无碍也无争. 醒也安心, 睡也安心.


    (二)
    浪迹天涯踽踽行. 不想伤春, 总又伤春. 此情此意言难尽. 悲也姝坤, 喜也姝坤.    惟重友情不争名. 无不友朋, 无几友朋. 朝读诗书暮听琴. 有酒也成, 无酒也成.

 

       恩师周明镇院士安葬周口店感怀
    初遇金陵忆犹新
    先生仙骨已作尘
    廿年知遇恨才浅
    三载启蒙感恩深
    名士风流凭毁誉
    大家典范共效行
    潇洒一回君既走
    何患生前身后名
              2003,7,15, Zhoukoudian

 

读章诒和 “往事并不如烟” 有感 
浣溪纱
读”往事并不如烟”
      浓墨不多写意多, 笔端人物活脱脱. 桐城才女章诒和.   “一片青山”遮不住, “两片落叶”偶相合, “斯人寂寞”似头陀. 
赞章氏父女

      往事并非若烟云, 万劫过后见真情. “桐城谬种”骄百世, 书礼传家美绝伦. 


叹史良

      为人处事品为先, 切莫贪生乱牵连. 覆巢之下无完卵, 女子有才最堪怜. 


惜罗隆基兼自嘲

       自古大材难为用, 努生遭嫉系命中. 材不材间幸自处, 狐悲兔死泪流空. 


祭储安平
       一介书生储安平, 如椽大笔招祸身. 世上万难何所惧, 最怕秀才遇到兵.

 “斯人寂寞”读后感
       散宜生诗”不厌读, 古典易查今典疏. “斯人寂寞”如注解, 悲喜人间任笑哭.

赞康同璧母女
       南海圣人掌上珠, 德才合璧并世殊. 母女相依更相映, 乞丐国中真贵族.

                                   写于2004年2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