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用四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离开母校三十年后重逢时的心情,这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感恩、感动、感情、感慨。 一、感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情,来到母校,来到南京这座城市,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份心情,我们希望老师们幸福健康,也希望老师们通过我们的汇报,因弟子的成长和取得的成绩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求学南地,终生受益。在我人生成长的经历中,我最难忘的是南地,感到最快乐的是南地。每当我取得进步时,想到的是进步源于南地良好校风与师德的熏陶:那时我们四个地质班,有三个是女老师带班主任,每天一大早和我们一同上操,她们那种对荣誉、对班风、对学习、对同学精神状态的要求,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当时,甚至感到近乎苛刻,还庆幸我们班主任不是一位女老师,否则,也肯定会较上劲。但那种向上的追求、向前的力量,直到现在依然在激励我,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想想在地校的日子,都有一种力量在支撑我,在激励我,好象有老师在牵挂我,在看着我,让我不敢懈怠。 二、感动: 在南地,令我感动的人和事有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谈两个小情景。一是毕业两年后,我和汪应庚同学在参加武汉地院的学习之后,途经南京,一是想看看母校,二是想看望老师。住在地校招待所,返程买的是早晨五点多回屯溪的车票。凌晨,当我们准备赶往车站时,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昂老师已在传达室里等我们了,我真的不知他是几点起床的,他也不叫醒我们,好让我们多睡一会,执意要送我们上车,实在没办法谢绝。当时马路上的行人不多,站台上就我们三人,天气还有点清冷,但那个早晨的情景成了我人生最温暖的一幕。 第二件小事,是我们在安徽当涂冶金808队毕业实习的一个场景。一天,我们正在室内整理野外资料,队里通知说省冶金勘探厅的总工要到这里看望我们,当时我们很纳闷,一个大领导怎么关注起在山沟沟里的几个毛孩子?当总工和队上领导来到实习点,与我们一一握手后,他说:你们的徐咏雪老师和我是大学的同学,她托我要关照好你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告诉我,我让队上设法解决.......。没想到,为了能让我们学的好一点,无论份内份外,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着想,关注着学生的业务进展和生活安排。我们小组王成铭老师是领队,在我离开回校时,队上的领导和带队实习的老师还给我来了信,充分肯定了我们在队上的实习工作。此情、此景让我难忘。 三、感情: 在地校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分别三十年后,我和同学和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同学没能来参加这次聚会,我想大家彼此的情感是永远隔不断的。这些年来,我到过最多的城市就是南京了,这里有我的老师和同学,每次来的时候,真像回到家里一样,受到热情的接待,他们在工作上支持我,在生活上关心我,成为我人生不竭的动力。在黄山,我也见到不少出差和旅游的同学和老师,每次都像见到亲人一样的高兴,我总觉能力有限、接待不周。我忘不了在祁门工作时,金洪钦老师和尚晓春、赵学章、张金亮等同学到县里指导献策。我真诚的邀请老师和同学们到黄山休闲、观光、游览,我一定尽地主之谊。 四、感慨: 让我感慨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地质队干了十年后,我调离到地方工作,在离开地质队的那一刻,我心里是很难过的,年轻时的理想和在学校里的志向一下子化为了泡影,我学了八年地质,从一个熟悉的行业到一个陌生的行业,就像一个逃兵一样。每次搬家,爱人说把那些书卖了吧,我说不行,可以说我干地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可那些地质教科书就像我人生的一部经书一样,它让我亲切、让我温暖、给我力量、给我指航。欣慰的是,2004年我在祁门县工作时,用我所学过的知识,申报祁门县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获得成功,当我代表县领导进行表态陈述时,评委告诉我,这一项我们得了最高分。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很多同学已成为地质行业的中流砥柱,让我们备感自豪。我们从地质队走出来到地方工作、自主创业的同学地质情结犹在,且受益无穷。二是当我听说南地并入东南大学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个中专校能并入一所名牌大学,这是对南地办学价值的肯定,老师们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难过的是,从此就象小鸟找不着窝一样,失去了家的感觉。 欣慰的是离别三十年,这么多同学与老师又聚在了一起。我在想,和老师们在一起、和同学们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母校,这就是家。南京地校的精神是永存的。 (以上为戴贤坤同学在毕业三十周年座谈会上代表7786班同学的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