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级地质专业毕业三十年聚会
文章来源:本站


 

地质专业七七级毕业30年南京聚会剪影.pdf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戴贤坤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用四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离开母校三十年后重逢时的心情,这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感恩、感动、感情、感慨。

一、感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情,来到母校,来到南京这座城市,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份心情,我们希望老师们幸福健康,也希望老师们通过我们的汇报,因弟子的成长和取得的成绩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求学南地,终生受益。在我人生成长的经历中,我最难忘的是南地,感到最快乐的是南地。每当我取得进步时,想到的是进步源于南地良好校风与师德的熏陶:那时我们四个地质班,有三个是女老师带班主任,每天一大早和我们一同上操,她们那种对荣誉、对班风、对学习、对同学精神状态的要求,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当时,甚至感到近乎苛刻,还庆幸我们班主任不是一位女老师,否则,也肯定会较上劲。但那种向上的追求、向前的力量,直到现在依然在激励我,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想想在地校的日子,都有一种力量在支撑我,在激励我,好象有老师在牵挂我,在看着我,让我不敢懈怠。

二、感动:
  在南地,令我感动的人和事有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谈两个小情景。一是毕业两年后,我和汪应庚同学在参加武汉地院的学习之后,途经南京,一是想看看母校,二是想看望老师。住在地校招待所,返程买的是早晨五点多回屯溪的车票。凌晨,当我们准备赶往车站时,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昂老师已在传达室里等我们了,我真的不知他是几点起床的,他也不叫醒我们,好让我们多睡一会,执意要送我们上车,实在没办法谢绝。当时马路上的行人不多,站台上就我们三人,天气还有点清冷,但那个早晨的情景成了我人生最温暖的一幕。
  第二件小事,是我们在安徽当涂冶金808队毕业实习的一个场景。一天,我们正在室内整理野外资料,队里通知说省冶金勘探厅的总工要到这里看望我们,当时我们很纳闷,一个大领导怎么关注起在山沟沟里的几个毛孩子?当总工和队上领导来到实习点,与我们一一握手后,他说:你们的徐咏雪老师和我是大学的同学,她托我要关照好你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告诉我,我让队上设法解决.......。没想到,为了能让我们学的好一点,无论份内份外,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着想,关注着学生的业务进展和生活安排。我们小组王成铭老师是领队,在我离开回校时,队上的领导和带队实习的老师还给我来了信,充分肯定了我们在队上的实习工作。此情、此景让我难忘。

三、感情:
  在地校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分别三十年后,我和同学和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同学没能来参加这次聚会,我想大家彼此的情感是永远隔不断的。这些年来,我到过最多的城市就是南京了,这里有我的老师和同学,每次来的时候,真像回到家里一样,受到热情的接待,他们在工作上支持我,在生活上关心我,成为我人生不竭的动力。在黄山,我也见到不少出差和旅游的同学和老师,每次都像见到亲人一样的高兴,我总觉能力有限、接待不周。我忘不了在祁门工作时,金洪钦老师和尚晓春、赵学章、张金亮等同学到县里指导献策。我真诚的邀请老师和同学们到黄山休闲、观光、游览,我一定尽地主之谊。

四、感慨:
  让我感慨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地质队干了十年后,我调离到地方工作,在离开地质队的那一刻,我心里是很难过的,年轻时的理想和在学校里的志向一下子化为了泡影,我学了八年地质,从一个熟悉的行业到一个陌生的行业,就像一个逃兵一样。每次搬家,爱人说把那些书卖了吧,我说不行,可以说我干地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可那些地质教科书就像我人生的一部经书一样,它让我亲切、让我温暖、给我力量、给我指航。欣慰的是,2004年我在祁门县工作时,用我所学过的知识,申报祁门县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获得成功,当我代表县领导进行表态陈述时,评委告诉我,这一项我们得了最高分。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很多同学已成为地质行业的中流砥柱,让我们备感自豪。我们从地质队走出来到地方工作、自主创业的同学地质情结犹在,且受益无穷。
  二是当我听说南地并入东南大学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个中专校能并入一所名牌大学,这是对南地办学价值的肯定,老师们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难过的是,从此就象小鸟找不着窝一样,失去了家的感觉。
  欣慰的是离别三十年,这么多同学与老师又聚在了一起。我在想,和老师们在一起、和同学们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母校,这就是家。南京地校的精神是永存的。(此为戴贤坤同学在毕业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代表7786班同学的发言)

 


七八年五湖四海 三十载春华秋实
 戴祉平

 

尊敬的母校老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老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南京地校77届地质班的同学,于毕业三十年后的今天,在三十年前的集散地——南京,欢聚一堂,大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人世间除了父子、母女一类的亲情之外,有两种感情是十分珍贵的,一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环境中建立的战友情;第二便是在“寒窗”下同窗共读的校园里建立的师生情、同学情。为了追踪这份感情,今天在座的各位将繁忙的公务、商务、家务及亲人团聚暂且搁置,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火热的天气里携带着火一般的热情,来参加师生、同学联谊团聚,一起共同回忆往事,话语当今,畅想未来。

    三十年前,同学们带着多彩的梦,一起跨进南京地质学校,唱着“勘探队员之歌”,求知、求学。在校学习两年半的日子里,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辛勤耕耘下,使我们逐步增长知识、增加才干;逐步学会怎样做人,怎样走人生之路。为我们离校三十年及未来岁月的工作、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基础。在此,向母校老领导、敬爱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提前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三十年前的校园生活虽然成为历史,但那二年半结下的深厚师生之情、同学之情永远留存,大家都十分留恋那纯洁、多梦、浪漫的季节。因为那里珍藏着我们课堂上的朗朗读书声、舞台上大合唱嘹亮的歌咏声、运动会上冲刺的欢呼声,以及课余活动时打打闹闹的嘻笑声,那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时常往返回想.

    三十年来,每当我们师生、同学相互间,在茫茫的社会人海中偶然巧遇或几人短暂小聚会,心中便久久无法平静,总有期盼老师、同学一起能够再相聚的心愿。今天,在毕业三十年后的时候,大家终于实现了这共同的愿望。在此,向为这次聚会策划、筹备、忙碌的在宁同学们,道一声:谢谢!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终于换来了大家再相会的喜悦,又为师生之情、同学之情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十年前我们共同走出校门,一个个还是十分幼稚的二十岁左右青年,各自带着同窗之情和一片茫然,踏上社会。经过三十年的奔波与奋斗,如今坐在这里的都有是一位位十分成熟老练、有着一定社会阅历的企业主力、单位人才和家庭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母校的领导和老师看到我们毕业三十年来各自成长有树,一定是感到十分欣慰的。

    师生、同学的感情是纯洁、深厚的,她不象社会地位、金钱利益那样论高低、比贫富。所以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珍惜这一聚会,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叙叙三十年前校园生活的往事;谈谈三十年来成家立业的酸甜苦辣;说说未来岁月生活的打算。总之,让我们这次聚会,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共同留下美好的身影  。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虽然这次聚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希望,把我们这次相聚的欢声笑语不断的延续下去。通过这次聚会,增加彼此的情谊,以后大家有事没事多联系,工作方面多帮助,市场信息多沟通,身体健康多关心。让纯洁、深厚的师生、同学感情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无限的延续。希望再过五年、十年、二十年......还能再相聚见面。

    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祝各位老同学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家庭和谐、快乐安康!

    谢谢大家!
                                 2010年7月9日

         (此为戴祉平同学在毕业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代表7785班同学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