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往事
文章来源:本站


纪念南京地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征文:


     人们对于往事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事情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清晰异常。而对于新近发生的事情,却转身即忘,怎么也记不起来,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的老化现象。其实,我以为并非如此,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这是一种选择性的记忆,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归属。我常常怀想刚毕业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一些往事。


    1982年,我们承接了1:5万绩溪、岛石坞、歙县、旌德四幅地质联测任务,这是区域地质矿产的一次勘察。第一站我们的大本营驻扎在荆州。荆州是绩溪最为闭塞的一个山乡,与浙江淳安岛石坞镇接壤。送我们到野外的卡车绕道岛石坞镇后便不能前行,只好背起行装徒步前往荆州,那时的荆州如同一方与世隔绝的孤岛。无论从那进入都要翻山越岭二三十公里。乡里老人,有的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山,甚至连汽车也没见过。我们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新鲜的事。

    我被安排在村头一户人家,房东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壮年夫妇,大女儿高中毕业在本村小学当一名民办老师,儿子正在上初中。住在房东的阁楼上,虽然低矮,倒还自由清静。我们的到来,让这个叫老屋下的小村一下热闹起来,房东一家对我特别热情,从他们的眼神和谈吐可以感受到,对我这个陌生人他们如待远方的亲戚,虽然语言不通,但举手投足,面部表情的变化,都感受到一种回家的感觉。从农村到城里上学,现在又回到农村这样的环境工作,对我来说,既熟悉又觉得陌生,既苦恼又觉得很亲切。

    房东的男主人不善言辞,每天带上竹筒饭,早出晚归去田野劳作。女主人在家操持家务,缝补浆洗,喂猪烧饭,三开间的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院落里种满各样时鲜的瓜果蔬菜,厨房特别清洁卫生,后来我才知晓,绩溪最为讲究的是饮食,女人手巧不巧,全看你能不能烧一桌好饭莱,绩溪是全国徽厨之乡,是徽菜的发源地。或许这就是一种传统,一种受人尊重和享受生活的理由。女主人特别会烙一种饼,这里的饼叫挞果,皮非常薄,馅的品种非常多,据说它是欧洲披萨饼的前身,直至现在我都喜欢吃,香软可口,携带方便,营养全面,即使是水晶(肥肉)馅也是肥而不腻。看我喜欢吃,女主人变换花样为我烙饼。不好意思,有时我买点馍头包子送给房东。记得一次咽喉痛,房东一连几天煎鸡蛋烙饼让我吃,不知是这种土办法真的有效,还是房东那份亲情的作用,我奇迹般的好了。

   一夜春雨,清晨当我探头小窗外,墙角下几朵娇艳绚烂的花朵,让我砰然心动,我从未在意这丛牡丹,直至她绽放,那种自然清新多姿多彩的样子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我不曾想到这个寂静清冷的山乡有如此热烈鲜活灿烂的景象,我不曾想到一个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有如此闲情雅致,爱美之心。在荆州们那段日子里,可以说是我精神生活的一次修行和享受,村头那巨大圆盘的水碓在潺潺流水的推动下吱吱哑哑一刻也不停息,牧归的老牛,放学的孩子,挑着沉重担子迈着坚实脚步庄户的汉子,一切的生活不紧不慢,不急不燥。我从未见过房东夫妻俩红过脸,拌过嘴,也从未看过他们训斥过孩子。他们总是相敬如宾,彬彬有礼。我想到,胡适先生为什么生活在台湾那么多年,还一直怀念他的家乡。‘’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情趣,和睦礼让的乡间淳朴民风,感染了我,也滋养了我。

    荆州属于天目山脉的一部分,地质构造处于绩溪复背斜一翼,伏岭和桐坑花岗岩岩体的侵入破坏了这一褶皱的完整性,但也提高了成矿的概率。当年的胡家萤石矿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入,胡家也因此建了一座电影院,当时可是一份不小的资产。

    荆州从地貌上看,属于高山型的山间盆地,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生产水稻、油菜、豆类植物,山坡地上种植茶树和山核桃,这是荆州最富盛名的经济作物。这里气候要比外面晚一个月,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起山寺,荆州还真有一个,当地人称小九华,山溪环绕,风景秀丽,溪中有一巨石,状如弯弓大刀,号关刀石,望而生畏。一天傍晚,野外归来,路过小九华旁一座小村庄,无意间我恍然看到一弯新月高高的挂在天空,好美的一幅画图。我正纳闷忘了带相机,但定睛回望,原来新月就是关刀石,打开地图查看小村地名,果然应验了我的直觉,小村名月形凸。这样的象形地名,荆州还有一处,和尚岱。塑性变形的震旦系皮园村组的硅质岩围成了一个环形的和尚化缘的口袋,既象一处破火山口,又象一座瓮城。现在浙江有几处名曰石长城景观,也不过如此。

    前几年,我带着怀旧心情,回到荆州,从磡头已经打通到荆州县乡道路,想当年,我们穿越荆磡岭,江南第一关,竹岭,松谷庵,这些横亘在荆州通往绩溪内地的山岭,那份艰辛,那份探索,真的是一种精神和财富。来到老屋下已经人事与物事皆非,已经找不到那座我曾住过的老屋,问及乡亲,告诉我房东两个主人先后离世,当年已是民办老师的女儿己嫁到外村去了,男孩也外出了。老宅已盖起了新楼房。房东一家的影像依然清晰在我们脑海里,我永远感激在我青春烦恼的年代里,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温暖着我,滋润着我,他们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我,教育了我,让我得以健康愉快地成长。  






作者简介:

    戴贤坤,男,南京地质学校7786班,主持并成功申报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著有《歙砚》,2020年,安徽省科技出版社出版。